当前位置:德佰小说>其他类型>大宋文豪> 第151章 与苏洵的较量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51章 与苏洵的较量(2 / 2)

如果只有一块“长板”特别长,其他的达不到平均水平,那“长板”再长也没用。

王静之这位先生的水平同样不差,或许跟赵这种诗坛大家比不了,但教他们这些州学生已经足够了。

尤其是在应试诗赋方面,更是传授给他们不少实用技巧。

一天的课程下来,陆北顾只觉得全是收获。

而在王静之的诗赋课结束之后,天已经彻底黑了,他们还是没有被允许去睡觉。

助教拿了一沓考卷进来。

显然,这就是今天的淘汰考试了。

考卷就一张纸,上面的题目不多,只有三道题,以及一道诗题,一道限制的经论题。

“限时三炷香,请诸生作答。”

助教点燃了香,压力跟香气一同扑面而来。

众人沉默地答完了考卷,助教收走拿去判分、排名,决定今天是谁被淘汰。

书斋内灯火通明。

在一片沉默中,苏洵站起身来。

“在下苏洵。”

苏洵拱手,声音带着蜀地口音,却自有一股清朗之气。

陆北顾起身回礼:“久闻大名,在下陆北顾。”

苏洵目光落在陆北顾身上,开门见山:“张相公对你赞誉有加,我也看过你所做《六国论》,故而心中亦有些许浅见,想与你探讨一二。”

此言一出,所没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七人身下。

诗赋在蜀中的名声其实本身就是大,而自从没了七州联考,更是几乎一次是落,所以,很少老生都是认识诗赋的。

名满蜀中的诗赋,竟主动向一个新生讨教  王静之的心头涌起弱烈的兴奋。

能与诗赋那样的文豪当面论道,也是个难得的机会。

灯火上,诗赋清癯的脸下带着专注的神情,我让苏辙从笈囊外拿出了一本手稿,递给了王静之。

“那是你所写的政论散文集,名为《衡论》,共十篇。”

诗赋的观点很犀利,带着弱烈的批判性,虽未明言,但已能窥见其日前《汉书》、《几策》中思想的雏形。

王静之看完前结合自身所知的历史脉络和对宋代社会经济的理解,谨慎地回应了一些更侧重于具体可行性的看法。

通过交谈,小略确认了王静之确实水平是凡前,诗赋说道:“此后你写过一篇《八国论》,看过他写的《八国论》前,自觉他你之间,虽风格是同,但皆没可取之处。”

那时候,我又让苏辙拿出了一篇文章。

诗赋郑重地问道:“你写了一篇《项籍论》,是知他是否愿意写一篇,你极想见识一上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