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德佰小说>历史军事>父可敌国> 第九八六章 文斗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九八六章 文斗(1 / 2)

“明军已经进兵数千里,后勤压力极大,无法再像广西时那样跟我们耗下去,只能速战速决,我们不至于日久生疲,此二有利也。”

“殿下不会打仗,老老实实坐镇大理城,不会重蹈你大哥的覆辙,此三有利也…”

“不一样的,广南距离大理太远,很难激起将士们的守土之心,上下无法同仇敌忾,此一不利也。”段明便侃侃而谈道:

“观其过去十多年来,对我们也好,对梁王也罢,都是极尽怀柔之能事。可见大明皇帝是懂云南和大理的。知道云南自有国情在此,对我们不能一昧用强。”

“当时明军在西洋江右岸盘桓数月,一直没有进攻,让我军上下麻痹大意了,结果忽然渡江,我军猝不及防,招致大败。此二不利也。”

“你大哥身为三军主帅,不坐镇广南城,却冒冒失失跑到宝月关前线指挥,结果被明军流矢所伤,此三不利也…”

“殿下勿慌。”段明却沉声道:“这只是明军将领的态度,最多是昆明城那位殿下的,却不是大明皇帝的态度。”

“就是,得让爷们尽兴。”在征倭军中总是一本正经,一副登高望重模样的王弼,这会儿也原形毕露。

于是蓝玉叫来书记官,命他也写一封更加有文采的回信给段氏叔侄。

书记官名叫吴伯宗,当初被朱老板发配广西从军。大明开国状元的名号,让他走到哪里都要被高看一眼,前有朱亮祖,后有蓝玉,都是眼高于顶,目无余子之人,却都对他青睐有加,委以重任。

这次蓝玉出征,自然也把他带上了。

此时的吴状元已经不复当年的风采,进了云南之后又水土不服,一直在闹肚子,所以佝偻着个腰,须发凌乱,两眼也没有神采。就像个寻常老吏一般。

大理使者简直不禁心生轻蔑,这封信可是我们大理全国的才子共同推敲出来的,那首诗也是才子们为殿下捉刀的,就连字都是请天下第一书法圣手写出来的。

大理中上层好儒释两道,一直自诩传承华夏衣冠文脉,其实是有些瞧不起被元朝奴役百年的汉人的。

他便盯着那老吏又黑又瘦的手,想看看能写出一笔什么字,一篇什么文?虽然他不敢当众鄙薄,但腹诽一番也是很过瘾的。

只见那老吏略一沉吟,挥毫泼墨,在纸上笔走龙蛇,字字力透纸背,杀伐之气扑面——看的大理使者目瞪口呆。

吴伯宗书曰:

‘…尝谓智士审兴废之机,达人明向背之理,豪杰之士各因其时而用心,故能勒名金石,垂勋不朽;若反其所宜,未有不败者也…’

‘方今天朝,圣明在上,贤人在位,封疆万里,雄师亿光。玄关之北,日本之南,偏师少举,无不景附,岂以此一隅为意耶?’

‘新附州城,悉署衡府,广戍兵,增屯田,以为万世不拔之计,又岂有‘兵久生变’之弊哉?故不足论也…’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